內篇諫下第二(節選)

晏子春秋

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

景公冬起大臺之役

晏子使於魯,比(等)其 返也,景公使國人起大臺之役(興建大臺宮殿, 徵調大量的勞役),歲寒不已,凍餒之者鄉有焉,國人望晏子(希望晏子勸止景公)

晏子至,已復事,公延坐,飲酒樂,晏子曰:「君若賜臣,臣請歌之。」 歌曰:「庶民之言曰:『凍水洗我,若之何(將奈何)! 太上靡散(靡敝)我,若之何!』」歌終,喟然歎而流涕。 公止之曰:「夫子曷為(何為)至 此?殆(大概)大臺之役夫!寡人將速 罷之。」晏子再拜。出而不言,遂如大臺,執朴鞭其不務者(不努力執行), 曰:「吾細人(地位卑微的人)也, 皆有蓋廬(闔廬;民宅也),以避燥溼, 君為壹臺而不速成,何為?」國人皆曰:「晏子助天為虐。」

晏子歸,未至,而君出令趣(促)罷役, 車馳而人趨。仲尼聞之,喟然歎曰:「古之善為人臣者,聲名歸之君(君主), 禍災歸之身(自己),入則切磋(規勸)其 君之不善,出則高譽其君之德義,是以雖事惰君,能使垂衣裳(形容 無為而治,安坐江山。),朝諸侯,不敢伐其功。當此道者,其晏子是耶!」


景公獵逢蛇虎以為不祥

景公出獵,上山見虎,下澤見蛇。歸,召晏子而問之曰:「今日寡人出獵, 上山則見虎,下澤則見蛇,殆所謂不祥也?」

晏子對曰:「國有三不祥,是不與焉。夫有賢而不知,一不祥;知而不用,二不祥; 用而不任,三不祥也。所謂不祥,乃若此者。今上山見虎,虎之室也;下澤見蛇,蛇之穴也。 如虎之室,如蛇之穴,而見之,曷為不祥也!」


景公為履而飾以金玉

景公為履(鞋子), 黃金之綦(ㄑ|ˊ;鞋帶),飾以銀, 連以珠,良玉之絇(ㄑㄩˊ;用布縷絲麻搓編成的繩索), 其長尺,冰月(十一月)服之,以聽朝。

晏子朝,公迎之,履重,僅能舉足,問曰:「天寒乎?」

晏子曰:「君奚問天之寒也?古聖人製衣服也,冬輕而暖,夏輕而凊,今君之履,冰月服之, 是重寒也,履重不節(節制), 是過任也,失生之情矣。故工不知寒溫之節,輕重之量,以害正生, 其罪一也;作服不常,以笑諸侯,其罪二也;用財無功,以怨百姓,其罪三也。請拘而使吏度之。」 公苦,請釋之。

晏子曰:「不可。聞之,苦身為善者,其賞厚;苦身為非者,其罪重。」 公不對。晏子出,令吏拘工,令人送之境,使不得入。 公撤履,不復服(穿戴)也。



《晏子春秋》是記敘春秋時代齊國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晏嬰(西元?-前500年)言行的一部歷史典籍。 書初成於春秋末期,由齊國史官與晏嬰的賓客記載而形成。後經稷下先生的整編,而流傳於世。 西漢時,經劉向的整理,《晏子春秋》共8卷,包括內篇6卷(諫上下、問上下、雜上下), 外篇2卷,計215章,全部由短篇故事組成。可視為是中國第一部短篇小說集,也有人視《晏子春秋》為 最早的人物傳記,「雖無傳記之名,實傳記之祖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