峽江寺飛泉亭記

袁枚

Tony私選的古文觀止

余年來觀瀑屢(多次)矣, 至峽江寺而意難決捨(離 別),則飛泉一亭為之也。

凡人之情,其目悅,其體不適,勢不能久留。天臺(浙江天台山)之瀑, 離寺百步;雁宕(雁宕山)瀑旁無寺。 他若匡廬(廬山), 若羅浮(山名,在廣東博羅縣境內), 若青田石門,瀑未嘗不奇,而遊者皆曝日中,踞危崖,不得從容以觀。 如傾蓋交(蓋指車蓋。路上相遇,停車共語, 彼此的車蓋接近。常指初次交往,一見如故。),雖歡易別。

峽山,高不過里許,而磴級紆曲,古松張覆,驕陽不炙。過石橋, 有三奇樹鼎足立,忽至半空,凝結為一。凡樹皆根合而枝分,此獨根分而枝合,奇已。

登山大半, 飛瀑雷震,從空而下。瀑旁有室,即飛泉亭也。縱橫(長寬)丈餘, 八窗明淨。閉窗瀑聞,開窗瀑至。 人可坐可臥,可箕踞(兩腿伸直岔開,形如簸箕), 可偃仰(仰面朝天躺著), 可放筆硯,可瀹茗(ㄩㄝˋ;煮;指烹茶)置飲。 以人之逸,待水之勞,取九天銀河(此指瀑布), 置几席(几、席皆為坐臥所憑靠的器具)間作玩。當時建此亭者,其仙乎!

澄波善弈,余命霞裳(劉霞裳,袁枚的學生)與之 對枰(對奕;枰,音ㄆ|ㄥˊ,指棋盤)。 於是水聲、棋聲、松聲、鳥聲,參錯並奏。頃之,又 有曳杖聲從雲中(指山中)來者, 則老僧懷遠抱詩集尺許來索余序。於是吟詠之聲又復大作。 天籟人籟(大自然的聲音及人的聲音), 合同而化。不圖觀瀑之娛,一至於斯,亭之功大矣!

坐久,日落,不得已下山,宿帶玉堂。正對南山,雲樹蓊鬱,中隔長江(指廣東的北江), 風帆往來, 妙無一人肯泊岸來此寺者。僧告余曰:「峽江寺俗名飛來寺。」余笑曰: 「寺何能飛?惟他日余之魂夢或飛來耳!」僧曰:「無征不信(沒有憑證,就無法使人相信。 語出《禮記》 :「無征不信,不信民不從。」征,同「證」,證明也。)。公愛之,何不記之!」余曰:「諾。」 已遂述數行,一以自存,一以與僧。


袁枚(1716-1796),字子才,浙江錢塘人,乾隆進士,人稱隨園先生。 乾隆進士,曾任江寧等地知縣,三十八歲辭官後僑居江寧,築園林于小倉山,號隨園。 收集書籍,創作詩文。以詩名聞當世,提倡「性靈說」,反對清初以來擬古和形式主義的流弊, 使詩壇風氣為之一新,與蔣士銓、趙翼並稱「江右三大家」。為文自成一家,與紀曉嵐齊名, 時稱「南袁北紀」。文章主「駢散合一」,兼取六朝駢儷。著有《小倉山房文集》、《隨園詩話》、《子不語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