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月初九日(乙亥年,康熙34年,1695年),
自江寧(江蘇南京市)渡江。
先是浦口(南京市西北,位於
長江北岸)劉大山過余,要(邀)與
同入燕(今河北省);
余以貲用不給(財務不足),未能行。
至是徐位三與其弟文虎來送;少頃,郭漢瞻、吳佑鹹兩人亦至
。至江寧閘登舟,距家數十步耳。舟中揖別(拱
手作揖道別)諸友;而徐氏兄弟,復送至武定橋,乃登岸,依依有不忍捨去之意。
是日風順,不及午,已抵浦口,宿大山家。大山有他事相阻,不能即同行。
而江寧鄭滂若適在大山家。滂若自言有黃白之術(道
家煉丹術,可化黃金為白銀),告我曰:「吾子(你)冒暑遠行,
欲賣文以養親,舉世悠悠,詎(豈)有能知子者?使吾術若成,吾子何憂貧乎?」
余笑而頷(ㄏㄢˋ;微笑點頭)之。
明日,宿旦子岡。甫行數里,見四野禾油油然(草木有光澤的樣子),
老幼男女,俱耘於田間。蓋江北之俗,婦女亦耕田力作
;以視西北男子遊惰不事生產者,其俗洵(真實、確實)美矣。
偶捨騎步行,過一農家,其丈夫方擔糞灌園,而婦人汲井且浣衣;
間有豆棚瓜架,又有樹數株郁郁(美盛的樣子)然,
兒女啼笑,雞鳴犬吠。余顧而慕之,以為此家之中,有萬物得所之意,自恨不如遠甚也!
明日抵滁州(州名,位於今安徽省)境,
過朱龍橋,即盧尚書、祖將軍破李自成處,慨然有馳驅(比喻奔走效力)當世之志。
過關山,遇宿松(縣
名)朱字綠、懷寧(縣名)咎元彥從陝西來。
別三年矣!相見則歡甚,徒行攜手,至道旁人家縱談,村民皆來環聽,良久別去。
過磨盤山,山勢峻峭,重疊盤曲,故名;為滁之要害地。
是日宿岱山鋪,定遠(縣名)境也。
明日宿黃泥岡,鳳陽(府名)境也。
途中遇太平(府名)蔡極生自北來。
薄暮,余告圉人(ㄩˇ ㄖㄣˊ;職官名。周置,
負責養馬芻牧等事。此指馬夫):「數日皆苦熱,行路者皆以夜,當及月明行也。」乃於三更啟行。
行四五里,見西北雲起;少頃,佈滿空中,雷電大作,大雨如注,
倉卒(猝)披雨具,然衣已沾濕。行至總鋪,
雨愈甚;遍叩逆旅(旅舍)主人門,皆不應。
圉人於昏黑中尋一草棚,相與暫避其下。雨止,則天已明矣。道路皆水彌漫,不辨阡陌。私嘆水利不修,
天下無由治也。苟得良有司(好官吏),
亦足治其一邑(縣)。惜無有以此為念者。
仰觀雲氣甚佳,或如人,或如獅象,如山,如怪石,如樹,倏忽萬狀。余嘗謂看雲宜夕陽,宜雨後,
不知日出時看雲亦佳也。是日僅行四十里,
抵臨淮(縣名);
使人入城訪朱鑒薛,值其他出。薄暮,獨步城外。是時隍(圍繞
在城牆外沒有水的壕溝)中荷花盛開,涼風微動,香氣襲人,徘徊久之,乃抵旅舍主人宿。
明日渡淮。先是臨淮有浮橋,往來者皆便之。及浮橋壞不修,操舟者頗因以為奸利。余既渡,
欲登岸,有一人負之以登,其人陷淖中,余幾墮。岸上數人來,共挽之,乃免。是日行九十里,宿連城鎮,靈壁縣境也。
明日為月望(農曆十五日),行七十里而宿荒莊,州境也。
屋舍湫隘(ㄐ|ㄠˇ ㄞˋ;居處低溼狹小),牆壁崩頹,
門戶皆不具。圉人與逆旅主人有故,因欲宿此。余不可,主人曰:「此不過一宿耳,何必求安?」余然之。
是日頗作雨而竟不雨。三更起,主人苛(刻薄)索錢不已。
月明中行數十里,余患腹脹不能食,宿褚莊鋪。
十七日渡河,宿河之北岸。夜中過閔子鄉,
蓋有閔子祠焉;明孝慈皇后(明太祖
朱元璋的皇后馬氏)之故鄉也。徐、宿(徐州
及宿州)間群山盤亙,風氣完密;而徐州濱河,山川尤極雄壯,
為東南藩蔽(屏障),後
必有異人出焉。望戲馬台(江蘇省銅山縣南,東
晉安帝時劉裕曾在此大會賓客),似有傾圮。
昔蘇子瞻(蘇軾)知徐州,
云:「戲馬台可屯千人,與州為犄角(互相支援)。」
然守徐當先守河也。是日熱甚,既抵逆旅,飲水數升。頃之,雷聲殷殷(眾多、
盛大的樣子)起,風雨驟至,涼生,渴乃止。是夜腹脹愈甚,不能成寐,汗流不已。
明日宿利國驛。憶余於
己巳(康熙28年,1689年)六月,
與無錫劉言潔,自濟南入燕,言潔體肥畏熱,而羨余
之能耐勞苦寒暑。距今僅六年,而余行役頗覺委頓(疲困)。
蹉跎荏苒(時間漸漸過去),精力向衰,安
能復馳驅當世!撫髀(ㄅ|ˋ;股部,大腿)扼腕,不禁喟然而三嘆也!
明日,宿滕縣(山東省縣名)境曰沙河店。
又明日,宿鄒縣境曰東灘店。是日守孟子廟,入而瞻拜;
欲登嶧山,因熱甚且渴,不能登也。明日,宿汶上。往余過汶上,有吊古詩,失其稿,
猶記兩句云:「可憐魯道游齊子(春秋時魯桓公
的夫人文姜,是齊襄公的妹妹,卻與齊襄公亂倫,終於導致魯桓公遇害的歷史典故),
豈有孔門屈季孫(指孔子弟子閔子騫不願擔任季氏家臣的
歷史典故)!」餘不復能記憶也。
明日,宿東阿之舊縣。是日大雨,逆旅聞隔牆群飲拇
戰(猜拳;一種划酒拳),
未幾(不久)喧且鬥。余出觀之,
見兩人皆大醉,相毆於淖中,泥塗滿面不可識。兩家之妻,各出為其夫,
互相詈(ㄌ|ˋ;責罵),至晚乃散。
乃知先王罪群飲(周武王時禁止群聚飲酒,以免惹
事生非),誠非無故。明
日宿營茌平(ㄔˊ ㄆ|ㄥˊ;縣名。位
於山東省聊城縣東北)。又明日過高唐(縣名),
宿腰站(山東省平原縣西南)。
自茌平以北,道路皆水彌漫,每日輒紆迴行也。
聞燕、趙(河北、山西)間水更甚,北行者皆患之。
二十六日,宿軍城(河北省唐山縣北),
夜夢裴媼(ㄠˇ;老婦)。媼于
余有恩而未之報,今歲二月,病卒於家;而余在江寧,不及視其含殮,心中時用
為愧恨!蓋自二月距今,入夢者屢矣。二十七日,
宿商家林(河北省河間縣南)。
二十八日,宿營任丘(縣名)。
二十九日,宿白溝。白溝者,昔宋與遼分界處也。
七月初一日,宿良鄉(河北省房山縣)。
是日過涿州(縣名),
訪方靈皋(方苞)於舍館,
適靈皋往京師。在金陵時,
日與靈皋相過從(來往),
今別四月矣,擬為信宿(兩個晚上)之談而竟不果。
及余在京師,而靈皋又已反涿,途中水阻,各紆道行,
故相左(未相遇)。
蓋自任邱以北,水泛溢,橋樑往往皆斷,往來者乘舟,或數十里乃有陸。陸行或數里,
或數十里,又乘舟。昔天啟(明熹宗年號)中,
吾縣左忠毅公(左光斗)為屯田御史,興北方水利,
彷彿江南。忠毅去而水利又廢不修,良可嘆也!
初二日,至京師。蘆溝橋及彰義門,俱有守者,
執途人(掌管關口的人)橫索金錢,稍不稱意,
雖襆被(ㄆㄨˊ ㄅㄟˋ;行李包裹)欲俱取其稅,
蓋榷(賦稅、稅收)關使者之所為也。
塗人恐濡滯(ㄖㄨˊ ㄓˋ;遲留、停滯),
甘出金錢以給之。惟徒行者得免。蓋輦轂(ㄋ|ㄢˇ ㄍㄨˇ;天子的車駕,
用以指天子。此處指京師)之下而為禦人之事(指攔路搶劫),
或以為此小事不足介意,而不知天下之故,皆起於不足介意者也。是日大雨,
而余襆被書笈(ㄐ|ˊ;書箱),為邏者所開視,盡濕,
塗泥被體。抵宗伯(禮部尚書的別稱)張公邸第。
蓋余之入京師,至是凡四,而愧悔益不可言矣!因於燈執筆,書其大略如此。
戴名世(1653年—1713年),字田有,一字褐夫,號藥身,又號懮庵。安徽桐城人,
世稱南山先生。清代散文家。曾自言「古文多憤世嫉俗之作,不敢示世人,恐以言語獲罪。」
作文主張以「精、氣、神。」為主。著有《南山集》,其中據桐城方孝標所撰《滇黔紀聞》一書,
記載南明諸王抗清事跡蹟,並書南明永曆帝之年號。後遭參劾,以大逆遭處死,為清初著名的文字獄案。
include('../footbar_taiku.php');
?>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