予再蒞吳(蘇州)將四載,
欲訪姑蘇臺(位於姑蘇山上,為
吳王夫差所造,又稱胥臺)未果。丙子(康熙35年,
西元1696年)五月廿四日,雨後,自胥江泛舟出日暉橋,觀農夫
插蒔(ㄕˊ;種植),
婦子滿田塍(ㄔㄥˊ;稻田間的路界),
泥滓被體,桔槔(ㄐ|ㄝˊ ㄍㄠ;汲水的工具。)與歌聲相答,
其勞苦殊甚。迤邐(|ˊ ㄌ|ˇ;旁行連
續不斷)過橫塘(在吳縣胥門外),
群峰翠色欲滴。未至木瀆(在吳縣西南)二里許,
由別港過兩小橋,遂抵臺下。
山高,尚不敵虎丘(在吳縣西北),
望之,僅一荒阜(山崗)耳。舍舟乘竹輿,
緣山麓而東,稍見村落;竹樹森蔚,稻畦相錯如繡。山腰小赤壁,水石頗幽,
彷彿虎丘、劍池(在虎丘上)。
夾道樨(ㄒ|;植物名)松叢棘,
薝蔔(ㄓㄢ ㄅㄛˊ;佛經中記載的一種花。
色黃,香濃,樹身高大。或以為即梔子花。)點綴其間,如殘雪,香氣撲鼻。時正午
,赤日炎歊(ㄒ|ㄠ;氣上升的樣子),
從者皆喘汗。予興愈豪,褰衣賈勇(有
勇氣可出售。形容很有勇氣),如猿猱(ㄋㄠˊ;
猿屬。體矮小,尾金色,臂長柔軟,善攀緣而輕捷)騰踏而上。陟其巔,黃
沙平衍(平坦寬廣),南北十餘丈,闊數丈
,相傳即胥臺故址也。頗訝不逮所聞(不像是
我所聽聞的姑蘇臺)。
吾友江鈍翁(汪琬)記:「方石中穿,
傳為吳王用以竿旌(插旗)者;又矮松
壽藤,類一二百年物。」今皆無有。獨見震澤(太
湖)掀天陷日,七十二峰出沒於晴雲晶淼(大水
貌)中;環望穹窿、靈巖、高峰、堯峰諸山,一一獻奇於臺
之左右。而霸業銷沈,美人黃土,欲問夫差之遺跡,而山中人無能言之者,不禁三嘆。
從山北下,抵留雲庵,庵小,有泉石,僧貧而無世法(無世法,
形容沒有世俗僧的惡形惡狀),酌泉烹茗以進。山中方採楊梅,買得一筐,
眾皆飽噉(ㄉㄢˋ;啖;吃),
仍攜其餘返舟中。時已薄暮,飯罷,乖風容輿而歸。
侍行者,幼子筠孫韋金,外孫侯晸。六日前,子至方應試北上
,不得與同遊。賦詩紀事,悵然者久之。
宋犖(1634∼1713),字牧仲,號漫堂,又號西陂,河南商邱人。順治四年(1647年),應詔以大臣子列侍衛。康熙三年(1664年),授黃州通判,累擢江蘇巡撫,官至吏部尚書。散文師法唐、宋諸大家,推崇清代侯方域、魏禧和汪琬的文章,曾合刻侯、魏、汪三家文為《國朝三家文鈔》,影響頗大。著作有《西陂類稿》50卷、《漫堂說詩》及《江左十五子詩選》等。
include('../footbar_taiku.php');
?>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