遊武林湖山記

王士性

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

余自青衿(衿,衣服前有鈕扣的部分。 青衿指舊時學生士人的服飾。比喻年少)結髮(束髮。 指初成年時。)肄業(修習 學業)武林(本指靈隱寺 ,後成為杭州的通稱),洎(ㄐ|ˋ ;及)乎宦遊四方,幾三十年,出必假道,過必浪遊,晴、雨、雪、月,無不宜者。 語云:「人知其樂,而不知其所以樂也。」余則能言,請嘗試之。

當其暖風徐來,微波如玉,桃柳遍堤,丹青眩目;妖童豔姬, 聲色遝(ㄊㄚˋ;眾多而紛亂)陳, 爾我相覦(ㄩˊ;企求﹑冀求),不避遊人,余時把酒臨風,其喜則洋洋然,故曰宜晴。

及夫白雲出岫(山峰),山雨滿樓, 紅裙不來,綠衣佐酒;推篷煙裡,忽遇孤舟,有叟披簑,釣得艖(ㄔㄚ;小船)頭;余俟酒醒山青則歸, 雨細風斜則否,故曰宜雨。

抑或璚(瓊)島銀河,枯槎迷路; 山椒(山頂)轉處,半露樓臺; 天風吹雪,墮我酒杯,偶過孤山( 位於西湖), 疑為玉海;余時四顧無人,則浮大白和雪嚥之,向逋仙墓(林逋, 宋錢塘人,結廬孤山,世稱和靖先生)而弔焉,故曰宜雪。

若其晴空萬里,朗月照人;秋風白苧(苧麻), 露下滿襟;離鴻(鳥類)驚起,疏鐘清聽;有客酹客(敬酒), 無客顧影,此于湖心亭佳,而散步六橋,興復不減,故曰宜月。

余居平敷心(置心)泉石,幾欲考卜湖畔 ;良緣未偶,聊取昔遊記之。


王士性(1547-1598),字恒叔,號太初,又號天臺山元白道人,臨海縣(今臨海市)蘭道村人。 明萬曆五年(1577)進士,授確山知縣。九年,升禮部給事中,陳天下大計,深切時弊,多所議行。 一生性喜遊歷。曾自宛入洛,經登封,遊嵩嶽,遍覽河南諸勝,行程2300里。凡所到之處,對民俗風土, 廣泛搜訪,詳加記載,悉心考證,著有《五嶽遊草》、《廣遊志》、《廣志繹》諸書。其中《廣志繹》 包含豐富的地理學思想與資料。現代學者稱之為古代人文地理學開拓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