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西湖夢尋》自序

張岱

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

余生不辰(不得其時), 闊別西湖二十八載,然西湖無日不入吾夢中,而夢中之西湖,實未嘗一日別余也。 前甲午(清世祖順治11年;西元1654年)、丁酉(清 世祖順治14年;西元1657年)兩至西湖,如涌金門(位於 杭州西湖西側,建於五代吳越。鑿涌金池引西湖水灌之,築城門於此,稱涌金門。)商氏之 樓外樓,祁氏偶居錢氏余氏之別墅,及余家之寄園, 一帶湖莊,僅存瓦礫,則是余夢中所有者,反為西湖所無。

及至斷橋一望,凡昔日之弱柳夭(|ㄠˇ;幼嫩;茂盛)桃、 歌樓舞榭,如洪水淹沒,百不存一矣。余乃急急走避,謂余為西湖而來,今所見若此, 反不如保我夢中之西湖尚得安全無恙也。因想余夢與李供奉(李白)異,供奉之 夢天姥(山名。在浙江省新昌縣與嵊縣之間),如神女 名姝(ㄇ|ㄥˊ ㄕㄨ;著名的美女), 夢所未見,其夢也幻;余之夢西湖也,如家園眷屬,夢所故有,其夢也真。 今余僦居(ㄐ|ㄡˋ ㄐㄩ;租屋居住)他氏已二十三載, 夢中猶在故居,舊役(僕人)小溪,今已白頭, 夢中仍是總角(ㄗㄨㄥˇ ㄐㄩㄝˊ;比喻童年。舊時未成年男女, 編紮頭髮,形如兩角,稱為總角)。夙習未除,故態難脫,而今而後,余但 向蝶庵岑寂(冷清、寂寞), 蘧榻(ㄑㄩˊ ㄊㄚˋ寓居), 唯吾舊夢是保,一派西湖景色,猶端然未動也。兒曹詰問,偶為言之,總是夢中說夢, 非魘(|ㄢˇ;惡夢)即囈(|ˋ; 說夢話)也。因作《夢尋》七十二則(篇), 留之後世,以作西湖之影。余猶山中人歸自海上(從海上歸來), 盛稱海錯之美(極力讚美海鮮的美味), 鄉人競來共舐其眼(舐我的眼睛)。嗟嗟! 金齏(ㄐ|;調味用的細碎辛辣食 物或菜末)瑤柱(蚌類動物的肉柱;比喻珍貴的美味佳殽), 過舌即空(吃完就沒有了), 則舐眼亦何救其饞哉!(舐眼睛怎能滿足口慾呢?意指西湖美景已不在,光讀《西湖尋夢》怎知西湖之美呢?)

歲辛亥(康熙10年;西元1671年)七月既望,古劍蝶庵老人張岱題。


張岱(1597—1689年),晚明著名散文家。字宗子、石公,號陶菴、天孫。山陰(浙江紹興)人。 生於仕宦家庭,生活優渥,早年好遊山水,過著浪蕩、聲色生活。明亡後,隱居山林, 窮困而終。寫作風格集公安、竟陵兩派之長,文筆優美,為晚明小品文集其大成的散文家。所作 《陶菴夢憶》、《西湖尋夢》為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