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是公安派重要的論文,闡述反對摸擬古人的文學主張。明朝中葉後期,
前後七子的復古主張盛行於文壇,對文學創作產生了不良的影響。本文即是袁宗道反對
復古派的主張而作的。議論精闢,甚具說服力,而成為其代表作之一。
口舌代心者也,文章又代口舌者也,輾轉隔礙,雖寫得暢顯,已恐不如舌矣,況能如心之所存乎?
故孔子論文曰:「辭,達而已。」(文辭,用來表達
意思就可以了)達不達,文不文之辨也。
唐、虞、三代之文,無不達者。今人讀古書不即通曉,輒謂古今奇奧,今人下筆不宜平易。
夫時有古今,語言亦有古今;今人所詫謂奇字奧句,安知非古之街談巷語耶?《方言》謂楚人稱「知」
曰「黨」,稱「慧」曰「隨」( 「隨」,原字為“言+隋」),
稱「跳」曰「斥」( 「斥」,原字為「足+折」),稱「取」曰
「挻」 ( ㄘㄢ)。余生長楚國,未聞此言,今語異古,
此亦一證。故《史記》五帝三王紀,改古語從今字者甚多:「疇」改為「誰」,「俾」為「使」,「格姦」為
「至姦」,「厥田」、「厥賦」為「其田」、「其賦」,不可勝記。
左氏(左丘明)去古不遠,然
《傳》(左傳)中字句未嘗
肖(像)《書》(尚書)也
;司馬(司馬遷)去左亦不遠,
然《史記》句字亦未嘗肖《左》也。至於今日,逆數前漢,不知幾千年遠矣,自司馬不
能同於左氏,而今日乃欲兼同左、馬,不亦謬乎?
中間歷晉、唐,經宋、元,文士非乏,
未有公然撏撦(ㄒㄩㄣˊ ㄔㄜˇ;多方摘取、
摭拾。多指剽竊詞句或割裂文義。)古文,奄(包括,占有)為己
有者。昌黎(韓愈)好奇,偶一為之,如《毛穎》等傳,
一時戲劇(遊戲之作),他文不然
也。空同(李夢陽;明代文學家,主張擬古、
復古;文學秦漢,詩學盛唐)不知,篇篇摸擬,亦謂反正(返回正道)。
後之文人遂視為定例,尊若令甲(詔令),凡有一語不尚古者,即大怒,
睹為野路惡道。不知空同模擬,自一人創之,猶不甚可厭;迨其後,以一傳百,以訛益訛,
愈趨愈下,不足觀矣。
且空同諸文,尚多己意,紀事述情,往往逼真,其尤可取者,地名官銜俱用時制。
今卻嫌時制不文,取秦漢名銜以文之,觀者若不檢《一統志》(記
載古今輿地的書),幾不識為何鄉貫矣。且文之佳惡,不在地名官銜也。司馬遷之文,其佳處在敘事如畫,
議論超越。而近說乃云:「西京(指西漢)以還,封建宮殿,
官師郡邑,其名不馴雅,雖子長(司馬遷)復出,
不能成史。」則子長佳處,彼尚未夢見也,而況能尚子長也乎?
或曰:「信如子言,古不必學耶?」余曰:「古文貴達,學達即所謂學古文也。學其意,不必泥其字句也。
今之圓領方袍,所以學古人之綴葉蔽皮也;今之五味煎熬,所以學古人之茹毛飲血也。何也?古人之意,
期於飽口腹,蔽形體,今人之意,亦期於飽口腹,蔽形體,未嘗異也。彼摘古字句入己著作者,是無異綴皮
葉於衣袂之中,投毛血於殽核(|ㄠˊ ㄏㄜˊ;通稱穀類以
外的食品。如肉類蔬果等)之內也。大抵古人之文,專期於達;而今人之文,專期於不達。以不達
學達,是可謂學古者乎?」
袁宗道(1560-1600年),明文學家。湖廣公安人。萬曆年間進士。與弟宏道、中道齊名,
世稱「公安三袁」。其文學創作主張崇尚本色,文由己出,反對復古摹擬以及明朝中葉前後七子
所倡導「詩必盛唐」、「文必秦漢」的傳統。世稱「公安派」。
include('../footbar_taiku.php');
?>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