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奉違,亟辱問訊,具審(知道)起居佳勝,
感慰深矣。軾受性剛簡,學迂材下,坐廢累年,不敢復齒縉紳。自還海北,見平生親舊,
惘然如隔世人,況與左右無一日之雅,而敢求交乎?數賜見臨,傾蓋如故,幸甚過望,不可言也。
所示書教及詩賦雜文,觀之熟矣。大略如行雲流水,初無定質,
但常行於所當行,常止於所不可不止,文理自然,
姿態橫生。孔子曰:「言之不文,行而不遠。」又曰:「辭達
而已矣。」夫言止於達意,即疑若不文,是大不然。求物之妙,
如繫風捕影,能使是物了然於心者,蓋千萬人而不一遇也。
而況能使了然於口與手者乎?是之謂辭達。辭至於能達,
則文不可勝用矣。揚雄好為艱深之詞,以文淺易之說,若正言之,
則人人知之矣。此正所謂雕蟲篆刻者(揚雄所言
的道理皆為淺易之說,卻好用艱澀的語辭,蘇軾認為這就變成一種雕蟲篆刻的形式主義),其
《太玄》、《法言》皆是類也。而獨悔於賦,何哉?終身雕蟲,而獨變其音節,
便謂之經,可乎?屈原作《離騷經》,蓋風雅之再變者,
雖與日月爭光可也。可以其似賦而謂之雕蟲乎?使賈誼見孔子,
升堂有餘矣,而乃以賦鄙之,至與司馬相如同科!雄之陋,
如此比者甚眾。可與知者道,難與俗人言也。
因論文偶及之耳。歐陽文忠言:「文章如精金美玉,市有定價,
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貴賤也。」紛紛多言,豈能有益於左右,愧悚不已。
所須惠力「法雨堂」字。軾本不善作大字(寫大字書法),強作終不佳,
又舟中局迫難寫,未能如教。然軾方過臨江,當往游焉。
或僧欲有所記錄,當作數句留院中,慰左右念親之意。
今日已至峽山寺,少留即去,愈遠。惟萬萬以時自愛。
蘇軾(1037-1101),字子瞻,號東坡居士。宋朝蜀郡眉山人。北宋大文學家、書畫家,
世稱蘇東坡。嘉祐二年進士,歷官中書舍人、翰人學士,及密州、徐州、湖州、杭州、穎州
、定州等郡守。
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,亦反對後來保守派的做法,因此多次遭眨,曾因「烏臺詩案」下獄,
幾乎喪命。在文學上則有極大成就,詩詞、散文、書法、繒畫,樣樣精通,詞的成績最為突出,
開創詞壇「豪放派」之風,改變了晚唐、五代以來綺靡的詞風。蘇軾的古文亦極著名,
有「韓潮蘇海」之稱,與古文大師韓愈齊名。與父親蘇洵、弟蘇轍合稱「三蘇」,父子三人
同時名列唐宋八大家。著有 《東坡全集》及《東坡樂府》詞集傳世。
include('../footbar_taiku.php');
?>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