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喻

蘇軾

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

生而眇者(ㄇ|ㄠˇ盲者)不識日,問之有目者。 或告之曰:「日之狀如銅槃(盤子。同盤)。」 扣槃而得其聲。他日聞鐘,以為日也。或告之曰:「日之光如燭。」 捫燭而得其形。他日揣籥(ㄩㄝˋ;樂器名。為短管形的吹奏樂器,形制似笛,有三孔或六孔之分。),以為日也。

日之與鐘、籥亦遠矣,而眇者不知其異,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。道之難見也甚於日,而人之未達也, 無以異於眇。達者告之,雖有巧譬善導,亦無以過於槃與燭也。自槃而之鐘,自燭而之籥, 轉而相之,豈有既乎!故世之言道者,或即其所見而名之,或莫之見而意之, 皆求道之過也。然則道卒不可求歟?蘇子曰:「道可致而不可求。」 何謂致?孫武曰:「善戰者致人,不致於人。」子夏曰:「百工居肆以成其事, 君子學以致其道。」莫之求而自至,斯以為致也歟?

南方多沒人,日與水居也,七歲而能涉,十歲而能浮,十五而能浮沒矣。夫沒者,豈苟然哉, 必將有得於水之道者。日與水居,則十五而得其道。生不識水,則雖壯,見舟而畏之。故北方之勇者,問於沒人, 而求其所以沒,以其言試之河,未有不溺者也。故凡不學而務求道,皆北方之學沒者也。

昔者以聲律(文字的聲調與格律,多指詩賦而言。)取士, 士雜學而不志於道。今者以經術取士,士求道而不務學。渤海彥律, 有志於學者也,方求舉於禮部,作《日喻》以告之。


蘇軾(1037-1101),字子瞻,號東坡居士。宋朝蜀郡眉山人。北宋大文學家、書畫家, 世稱蘇東坡。嘉祐二年進士,歷官中書舍人、翰人學士,及密州、徐州、湖州、杭州、穎州 、定州等郡守。

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,亦反對後來保守派的做法,因此多次遭眨,曾因「烏臺詩案」下獄, 幾乎喪命。在文學上則有極大成就,詩詞、散文、書法、繒畫,樣樣精通,詞的成績最為突出, 開創詞壇「豪放派」之風,改變了晚唐、五代以來綺靡的詞風。蘇軾的古文亦極著名, 有「韓潮蘇海」之稱,與古文大師韓愈齊名。與父親蘇洵、弟蘇轍合稱「三蘇」,父子三人 同時名列唐宋八大家。著有 《東坡全集》及《東坡樂府》詞集傳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