峴山亭記

歐陽修

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

峴山(ㄒ|ㄢˋ ㄕㄢ;位於湖北省襄陽縣南的峴山上,晉羊祜鎮守襄陽,常觴詠於此。 嘗慨然太息,顧謂從事中郎鄒湛曰:自有宇宙,便有此山,由來賢達勝士,登此遠望,如我與卿者多矣,皆湮滅無聞, 使人悲傷。如百歲後有知,魂魄猶應登此也。及祜卒,後人建碑立廟,歲時饗祭,望其碑者,莫不涕泣)上, 望之隱然,蓋諸山之小者,而其名特著於荊州者, 豈非以其人哉!其人為誰?羊祐叔子杜預元凱是已。

以兵爭,常倚荊州以為重,而二子相繼於此, 遂以平,而成業,其功業已蓋於當世矣。至於風流餘韻, 藹然(雲集的樣子)被於之間者, 至今人猶思之,而於思叔子也尤深。 蓋元凱以其功,而叔子以其仁,二子所為雖不同,然皆足以垂於不朽。

余頗疑其反自汲汲於後世之名者,何哉?《傳》言叔子嘗登茲山, 慨然言其屬,以謂此山常在,而前世之士,皆已湮滅於無聞,因自顧而悲傷。 然獨不知此山待己而名著也(峴山因為羊祐而成名)元凱銘功於二石, 一置茲山之上,一投漢水之淵。是知陵谷有變,而不知石有時而磨滅也。豈皆自喜其名之甚,而過為無窮之慮歟?將自待者厚, 而所思者遠歟?

山故有亭,世傳以為叔子之所遊止也。故其屢廢而復興者, 由後者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。熙寧元年,余友中輝, 以光祿卿來守襄陽。明年,因亭之舊,廣而新之,既周以迴廊之壯,又大其後軒, 使與亭相稱。君知名當世,所至有聲,人安其政,而樂從其遊也。因以君之官, 名其後軒,為光祿堂;又欲紀其事於石,以與叔子元凱之名並傳於 久遠。君皆不能止也,乃來以記屬於余。

余謂君之慕叔子之風,襲其遺跡,則其為人與其心之所存者,可知矣。人愛 君而安樂之如此,則君之為政於者又可知矣。此人之所欲書也。若其 左右山川之勝勢,與夫草木煙雲之杳靄,出沒於空曠有無之間,而可以備詩人之登高, 寫《離騷》之極目者,宜其覽者自得之。至於亭屢廢興,或自有記,或不必究其詳者, 皆不復道也。

熙寧三年(宋神宗熙寧3年,西元1070年)十月二十有一日,六一居士歐陽修記。


歐陽修(1007∼1072),字永叔,吉州廬陵(今江西吉安縣)人。北宋政治家、文學家, 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。字永叔,號醉翁,晚年又號六一居士。廬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 仁宗天聖八年(1030年)進士。次年任西京(今洛陽)留守推官,與梅堯臣、尹洙結為至交, 互相切磋詩文。後因支持政治改革,批評時政,多次遭貶謫,至饒州、夷陵、滁州等地。
宋仁宗嘉祐二年,歐陽修知禮部貢舉,主持進士考試,力倡古文以救時弊,使文風為之一變。 英宗時,官至樞密副使、參知政事、兵部尚書。歐陽修為宋代文壇領袖人物,創導古文運動, 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