鼂錯論

蘇軾

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

天下之患,最不可為者,名為治平無事,而其實有不測之憂。坐觀其變而不為之所,則 恐至於不可救。起而強為之,則天下狃於(習以為常)治平之安, 而不吾信(不相信我)。惟仁人君子豪傑之士,為能 出身為天下犯大難,以求成大功。此故非勉強期月之間,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。

天下治平,無故而發大難之端;吾發之,吾能收之,然後有辭(告訴)於天下。 事至而循循焉(退縮的樣子)欲去之,使他人任其責。則天下之禍,必集於我。

昔者鼂錯盡忠為,謀弱山東之諸侯,山東諸侯並起,以誅為名。 而天子不之察,以為之說(殺錯以討好天下)。 天下悲之以忠而受禍,不知有以取之也。

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。昔之治水,鑿龍門,決大河 而放之海。方其功之未成也,蓋亦有潰冒衝突可畏之患。惟能前知其當然,事至不懼,而徐 為之圖,是以得至於成功。

夫以七國之強,而驟削之,其為變豈足怪哉?不於此時捐其身,為天下當大難之衝, 而制之命,乃為自全之計,欲使天子自將而己居守(鼂錯建議漢景 帝親征,而自己留守京城)。且夫發七國之難者誰乎?己欲求 其名,安所逃其患?以自將之至危,與居守至安;己為難首,擇其至安,而遺天子以其至危 ,此忠臣義士所以憤怨而不平者也。

當此之時,雖無袁盎(袁盎建議漢景帝殺鼂錯以謝天下)亦 未免於禍。何者?己欲居守,而使人主自將。以情而言,天子固已難之矣, 而重違(未便反對)其議。 是以袁盎之說,得行於其間。使以身任其危,日 夜淬礪,東向而待之,使不至於累其君,則天子將恃之以為無恐,雖有百,可得而間哉?

嗟夫!世之君子,欲求非常之功,則無務為自全之計。使自將而討,未必無功 ,惟其欲自固其身,而天子不悅。奸臣得以乘其隙。之所以自全者,乃其所以自禍歟!


蘇軾(1037-1101),字子瞻,號東坡居士。宋朝蜀郡眉山人。北宋大文學家、書畫家, 世稱蘇東坡。嘉祐二年進士,歷官中書舍人、翰人學士,及密州、徐州、湖州、杭州、穎州 、定州等郡守。

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,亦反對後來保守派的做法,因此多次遭眨,曾因「烏臺詩案」下獄, 幾乎喪命。在文學上則有極大成就,詩詞、散文、書法、繒畫,樣樣精通,詞的成績最為突出, 開創詞壇「豪放派」之風,改變了晚唐、五代以來綺靡的詞風。蘇軾的古文亦極著名, 有「韓潮蘇海」之稱,與古文大師韓愈齊名。與父親蘇洵、弟蘇轍合稱「三蘇」,父子三人 同時名列唐宋八大家。著有 《東坡全集》及《東坡樂府》詞集傳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