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槐堂銘

蘇軾

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

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。」在現實的人生往往並非如,則天理何在?蘇軾在本文提出「天理有常」的觀點,認為 「善惡未報」,只是時間未到,從較長的時間觀察,等塵埃落定時,即可得到印證。蘇軾引用這樣的 觀點來稱頌王祐父子四代,王祐積德,雖當世未獲等值的回報,而能福庇子孫。全文歸旨於種槐即種德,槐樹長大,必有收成。

天可必乎?(上天一定講道理嗎?)賢者不必貴,仁者不必壽。 天可不必乎?(上天不一定講道理嗎?)仁者必有後。 二者將安取衷哉?(兩者如何才是正道?衷,中也)吾 聞之申包胥曰:「人定者勝天,天定亦能勝人。」(集合眾人之力, 可以戰勝天理,但天理必定能夠勝過人)世之論天者, 皆不待其定(天理確定時)而 求之, 故以天為茫茫(捉摸不定)。 善者以怠, 惡者以肆(放肆)盜跖之壽,之厄,此皆天之未定者也。松柏生 於山林,其始也, 困於蓬蒿(ㄆㄥˊ ㄏㄠ;蓬、蒿,皆野草名;指雜草叢), 厄於牛羊;而其終也,貫四時,閱(經歷)千歲而不改者,其天定也。 善惡之報,至於子孫,則其定也久矣。吾以所見所聞考之, 而其可必也,審(明白、清楚)矣。

國之將興,必有世德之臣,厚施而不食其報,然後其子孫能與守文太平之主,共天下之 福。故兵部侍郎晉國王公(王祐), 顯於(後漢)(後周)之 際,歷事太祖太宗,文武忠孝,天下望以為相(希望他出任宰相), 而公卒以直道不容於時。蓋嘗手植三槐(三棵槐樹)於 庭,曰:「吾子孫必有為三公者。」已而其子魏國文正公(王旦), 相真宗皇帝於景德祥符(宋真宗年號)之 間。朝廷清明,天下無事之時,享其福祿榮名者十有八 年。

今夫寓物於人(寄放物品於他人處), 明日而取之,有得有否;而晉公修德於身,責報於天,取必於數十年之 後,如持左契(契約分左右兩券,雙方各執一份,以為憑信), 交手相付(指其取必有所得)。吾 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(上天一定講道理;有常理)。 吾不及見魏公,而見其子懿敏公(王旦之子王敏), 以直諫事仁宗皇帝,出入侍從將帥三十餘年,位不滿其德。天將復興王氏也歟?何其子孫之多賢也!

世有以晉公李栖(ㄒ|)者, 其雄才直氣,真不相上下。而栖筠之子吉甫,其孫德裕,功名富貴, 略與王氏等,而忠恕仁厚,不及魏公父子。由此觀之,王氏之福蓋未艾也。

懿敏公之子(王鞏,王素之子), 與吾遊,好德而文,以世其家。吾以是錄之。銘曰:

嗚呼休哉(美哉)魏公之業, 與槐俱萌(魏公的基業與槐樹同時萌芽發展); 封植(栽培)之勤, 必世(世,指一代或三十年)乃 成。既相真宗,四方砥平(砥,磨刀石;此指均平)。 歸視其家,槐陰滿庭。吾儕小人,朝不及夕。相時射利(選擇時機,追求財利), 皇卹厥德(遑卹其德;指何暇憂其德之修養與否);庶幾僥倖 (希望僥倖獲得財富),不種而穫。 不有君子,其何能國?王城之東,晉公所廬;鬱鬱(茂盛的樣子)三 槐,惟德之符(符合;指魏國公的盛德與三槐茂盛的樹蔭相符合)。 嗚呼休哉!


蘇軾(1037-1101),字子瞻,號東坡居士。宋朝蜀郡眉山人。北宋大文學家、書畫家, 世稱蘇東坡。嘉祐二年進士,歷官中書舍人、翰人學士,及密州、徐州、湖州、杭州、穎州 、定州等郡守。

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,亦反對後來保守派的做法,因此多次遭眨,曾因「烏臺詩案」下獄, 幾乎喪命。在文學上則有極大成就,詩詞、散文、書法、繒畫,樣樣精通,詞的成績最為突出, 開創詞壇「豪放派」之風,改變了晚唐、五代以來綺靡的詞風。蘇軾的古文亦極著名, 有「韓潮蘇海」之稱,與古文大師韓愈齊名。與父親蘇洵、弟蘇轍合稱「三蘇」,父子三人 同時名列唐宋八大家。著有 《東坡全集》及《東坡樂府》詞集傳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