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月十六日,前鄉貢唐代由州縣選舉而貢於朝廷的士人)
進士韓愈,謹再拜言相公閣下:向(以前)上書及所著文,
後待命(等待回覆)凡十有九日。不得命,恐懼不敢逃遁。
不知所為,乃復敢自納於不測之誅(責罰),以求畢其說,
而請命於左右(書信對受信人的尊稱,不敢直指對方,而稱其左右之人)。
愈聞之,蹈水火者之求免於人也,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愛,然後呼而望之也;將有
介(界;臨近)於其側者,雖其所憎怨,
苟不至乎欲其死者,則將大其聲,疾呼而望其仁(憐憫)之也。
彼介於其側者,聞其聲而見其事,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愛,然後往而全(保全,援助)之也
。雖有所憎怨,苟不至乎欲其死者,則將狂奔盡氣,
濡(沾溼)手足,焦毛髮,救之而不辭也。若是者何
哉?其勢誠急,而其情誠可悲也。
愈之強學力行有年(多年)矣,愚不惟道之險夷,
行且不息,以蹈於窮餓之水火。其既危且亟(緊急)矣,
大其聲而疾呼矣。閣下其亦聞而見之,其將往而全之歟?抑將安而不救歟?
有來言於閣下者曰:「有觀溺於水而爇(ㄖㄨㄛˋ;焚燒)於火者,
有可救之道,而終莫之救也。」閣下且
以為仁人乎哉?不然,若愈者,亦君子之所宜動心者也。或謂愈:「子言則然矣,
宰相則知子矣,如時不可何(時機不許可,又該如何)?」愈竊謂之不知言者,
誠其材能不足當吾賢相之舉耳。若所謂時(時機)者,固在上位者之為耳,
非天之所為也(時機是由在上位者創造的,並不是上天所造成的)。
前五六年時,宰相薦聞(推薦給天子),尚有自
布衣蒙抽擢(提拔)者,與今豈異時哉?且今節度、觀察使,
及防禦、營田諸小使等,尚得自舉判官(官名),
無間(區分)於已仕未仕者,況在宰相,吾君所尊敬者,而曰不可乎?
古之進人者,或取於盜(管仲遇盜,取二人焉,上以為公臣),
或舉於管庫(趙文子所舉於晉國管庫之家,七十有餘家)。
今布衣雖賤,猶足以方(比擬)乎此。
情隘(窘迫)辭蹙(ㄘㄨˋ;急迫),
不知所裁,亦惟少(稍)垂憐焉。愈再拜。
韓愈(768—824年),字退之,河南河陽人,郡望昌黎,自稱昌黎韓愈,世稱韓昌黎;晚年任吏部侍郎,
又稱韓吏部。卒諡文,世稱「韓文公」。唐代文學家,與柳宗元倡導古文運動。蘇軾稱讚他
「文起八代之衰,道濟天下之溺。」對後世古文影響深鉅,為唐宋八大家之首。著作有《昌黎先生集》。
include('../footbar_taiku.php');
?>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