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攻(上)

墨子

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
今有一人,入人園圃,竊其桃李,眾聞則非(指責)之,上為政者得則罰之。此何也?以虧人自利也。至攘人犬豕雞豚(小豬)者,其不義又甚入人園圃竊桃李。是何故也?以虧人愈多,其不仁茲甚(更加嚴重),罪益厚(大)。至入人欄廄(養牛馬之廄),取人馬牛者,其不仁義又甚攘人犬豕雞豚。此何故也?以其虧人愈多。苟虧人愈多,其不仁茲甚,罪益厚。至殺不辜人(無辜的人)也,扡(ㄊㄨㄛ,拖,奪取)其衣裘,取戈劍者,其不義又甚入人欄廄取人馬牛。此何故也?以其虧人愈多。苟虧人愈多,其不仁茲甚矣,罪益厚。當此,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,謂之不義。今至大為攻國(攻別的國家),則弗知非,從而譽之,謂之義(則不知道這是錯誤的行為,反而去稱讚這是義舉)。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別乎?

殺一人謂之不義,必有一死罪矣,若以此說往,殺十人十重不義,必有十死罪矣;殺百人百重不義,必有百死罪矣。當此,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,謂之不義。今至大為不義攻國,則弗知非,從而譽之,謂之義,情(誠然)不知其不義也,故書其言以遺後世。若知其不義也,夫奚說(還有什麼藉口解釋)書其不義以遺後世哉?

今有人於此,少見黑曰黑,多見黑曰白,則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辯(區別)矣;少嘗苦曰苦,多嘗苦曰甘,則必以此人為不知甘苦之辯矣。 今小為非,則知而非之。大為非攻國,則不知非,從而譽之,謂之義。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辯乎?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,辯義與不義之亂(顛倒是非,以亂為義)也。



墨子,生卒年不詳。學者考據生於公元前476年前後,卒於公元前390年前後。或曰在西元前468至西元前376年。墨子的生平,史載不明。司馬遷史記僅簡略記載「蓋墨翟宋之大夫,善守禦,為節用,或曰並孔子時,或曰在其後」。墨子早年受儒者之業,後來自創學說,與儒家成為對立學派。孟子曾說:「天下之言,不歸于楊,則歸于墨。」韓非子則說:「世之顯學,儒、墨也。」可見墨子學說在當時是相當流行的。漢武帝獨尊儒術,墨子學說逐漸落沒,一直到晚清才重新獲得學者重視。墨子學說注重兼愛思想,《墨子》一書為墨家學說的代表作品,為墨子弟子所整理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