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(0329)

龙潭大池.邓雨贤纪念铜像.台湾创作歌谣的回想

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 
图:龙潭大池

我曾几次经过龙潭,知道龙潭市区有一座大湖,湖中小岛有一间大庙, 周遭环境很人工化,没有吸引力,我每次都只是路过而已。

后来才得知龙潭的地名,与这座大埤有关,这才引起了我的兴趣。这座大埤塘 早期的面积高达十八甲,水面生长野菱,当地人称之为“菱潭陂”。每逢干旱时, 这座陂塘的水却不曾干涸过,供给当地灌溉之需,于是农民相传潭中有龙,具有 灵气,遂称之为“灵潭”或“龙潭”,成为龙潭乡地名的由来。如今这座大埤被称 为“龙潭大池”。

我今天前往龙潭三坑子附近探访古道, 回程进入龙潭市区,顺道去参观龙潭大池。 印象中的龙潭大池只是一座大湖而已,这次来,发现大池之上盖了亲水吊桥,岸边则经过美化, 类似宜兰冬山河的水岸景观的设计,环境变得美轮美奂。岸边竖立一块“龙潭大池整体景观美化 工程沿革序”大理石碑,详述历经三期四年美化工程的建设成果。 龙潭大池位于市区,交通便利,自然成为当地居民休闲的好去处。现场游客不少。

虽然龙潭大池的景色还不错,但给我的感觉倒没有太多的惊喜。龙潭大池公园大致可比拟于台北市 的大安森林公园,大则大矣,美则美矣,但终究是属于市区内的公园,缺少自然原味,还不如走在 一条原始的森林小径。

我在吊桥附近的观景台看见了邓雨贤的纪念铜像,才觉得这趟龙潭大池之旅还有值得一写的东西。 邓雨贤是谁?年轻的一辈或许不熟悉,但若说起《雨夜花》、《望春风》这些歌曲, 则几乎无人不晓。你若问我,这辈子最早学会的一首歌是哪一首?我当时年纪小,记忆模糊。但如果要我做答, 我的答案不是《哥哥爸爸真伟大》,也不是《妹妹背着洋娃娃》,而是《雨夜花》。我从小就会唱这首歌。

图:邓雨贤纪念铜像

邓雨贤纪念铜像,简单的碑文,是这么写着:

龙潭的传奇人物-邓雨贤

邓雨贤先生,日据时代明治39年(1906)年生于桃园龙潭的书香世家。台北师范学校毕业,曾任教职于芎林国小。 一九三二年创作第一首台语歌曲《桃花泣血记》,以后陆续创作多首世人熟稔歌曲《望春风》、《雨夜花》等, 曲曲动人心弦,半世纪以来传唱不衰,深植人心,台湾人民已把它当做台湾民谣。

他的作品旋律优美动听,且有诚挚的“台湾民谣风”,旋律曲风深切地反映出对时代、民族的关怀, 可惜英年早逝,一九四四年因病逝于竹东时,年仅三十九岁。他的一生印证了“人生短暂,艺术永恒”这句名言, 他不仅是龙潭人的骄傲,也可尊称为台湾歌谣界之父。

碑文末并附录邓雨贤所创作的四十二首曲目(注1)。曲目中并无《桃花泣血记》这一首。 我印象中,《桃花泣血记》并不是邓雨贤所作,碑文表达的意思或许有误。

我一向对台语老歌有兴趣,也曾读过相关的资料。我的书架上还有一本庄永明、 孙德铭合编的《台湾歌谣乡土情》一书,内容介绍台湾创作歌谣的历史,以及当时一些重要的作曲、 作词家。邓雨贤可说是台湾最早的流行歌谣创作者,也是当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。

台湾创作歌谣萌芽于日据时代昭和7年(1932年),前后约七、八年间,成绩辉煌。今日许多 我们耳熟能详的台湾歌谣,大多数是在这个时期创作出来的。

图:龙潭大池一景

昭和七年之前,台湾的歌谣多属于民歌性质,不知作者姓名, 亦不知起源于何时,例如宜兰民谣《丢丢铜仔》、客家山歌、嘉南 民谣《一只鸟仔哮救救》、《牛犁歌》,恒春民谣《草螟弄鸡公》、《思想起》等,都是自然产生的民谣, 来源无从可考,当时并没有所谓的创作歌谣。

二十世纪初,由于留声机、电影的发明,逐渐产生了对音乐的商业化需求,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,也促成了 创作台语歌谣的发展。第一首正式创作的台语歌谣是《桃花泣血记》,诞生于昭和七年(1932年) 。

当时上海联华影 业出品的《桃花泣血记》电影来台放映,台湾的电影业者为招徕观众,于是聘请两位“辩士” (注2)-詹天马作词、王云峰作曲,创作出台湾第一首流行歌曲 -《桃花泣血记》, 在大街小巷播放,以宣传电影。歌词最后一句:“结果发生啥代志(什么事情)?请看《桃花泣血记》。” 广告意味浓厚。

这首歌曲却意外走红,红遍大街小巷,因而带动风潮。后来每部电影上映时,都会仿照制作电影宣传歌曲 。由于《桃花泣血记》歌曲的风行,当时古伦美亚唱片公司(注3)负责 人柏野正次郎将《桃花泣血记》灌制唱片发行,结果大发利市,因此决定继续发行台语流行歌曲。 他当时找陈君玉主持文艺部,先后聘请作词家李临秋、周添旺、作曲家邓雨贤、王云峰等人。

昭和八年(1933年) ,古伦美亚唱片公司推出《望春风》(李临秋作词)、《月夜愁》(周添旺作词),这两首歌曲都由邓雨贤所作曲。次年,邓雨贤又创 作《雨夜花》(周添旺作词)、《春宵吟》(李临秋作词),而成为受瞩目的作曲家。

图:龙潭大池观光吊桥

当时唱片市场十分蓬勃,许多唱片公司加入竞争,台湾歌谣的创作呈现繁荣的景象。许多经典的台语歌谣都是在这 段时期创作出来的,例如:《河边春梦》(1935年) 、《白牡丹》、《三线路》、《青春岭》、《悲恋的酒杯》 (1936年)、《农村曲》、《四季红》(1937年)等。

民国26年(1937年),中日爆发战争,日本加紧在台湾推行“皇民化运动”,禁止报纸的汉文栏; 昭和15年(1940年),皇民化运动的最高峰,台湾总督府强迫台湾人改为日本姓、禁唱台语歌曲、不准使用汉文, 蓬勃的台语歌谣的创作被迫划下休止符。

当时邓雨贤的名作《雨夜花》被改编成《荣誉的军夫》进行曲, 《月夜愁》被改编为《军夫之妻》,《望春风》被改编为《大地在召唤》,成为鼓励台湾青年上战场的“时局歌曲”。

直到战争结束后,台语歌谣创作才又再萌燃,这时的作品多能反映时代的心声,如《望你早归》(1946年), 成为期盼流落海外的台湾籍日本兵早日返乡的诉曲;《补破网》(1947年),隐喻“补破梦”(同音),则 代表战后台湾人彷徨的心情。其后,《阮若打开心内的门窗》、《安平追想曲》、《锣声若响》、《港都夜雨》 等作品,都成为脍炙人口的台语歌谣。

战后台语歌谣的创作只是昙花一现而已。这个时期,唱片公司因成本的考量,大量引进日本现成 的曲调,填词翻唱,如《黄昏的故乡》、《孤女的愿望》、《可怜恋花再会吧!》等,都是充满东洋味的 台语歌。大量的东洋翻唱歌曲,造成本土台语创作歌谣的萎缩,老作曲家纷纷搁笔,退出市场。

此时,另一个因素则是来自政治上的打压。政府推行国语,打击方言,严格限制传播媒体播放台语歌曲, 于是国语歌曲渐成为市场主流。

一直到1980年代之后,台语流行歌谣又重燃生机,当时流行的歌曲,如《心事谁人知》、《舞女》、 《爱拼才会赢》等,都红遍大街小巷,但作品的品质终难与1930年代的作品相比。 1930年代可说是台语歌谣创作的黄金时期。

图:龙潭大池观景台

邓雨贤从事于台语歌谣的创作,仅仅数年而已,他本人也英年早逝。然而他当时所创作的 台语流行歌曲,如今已成为台语歌谣的经典之作。什么样的歌曲可称之为“经典”?每个人的爱好 及定义或许不同,但应该会同意,“时间”是检视作品经典与否的重要标准。

一首歌曲被创作出来,或流行一季,或流行一年,从红遍到听腻,从传唱到渐少人唱,到 被人遗忘,是很普遍的现象。一首歌曲能历经一甲子以上,还有人在唱,还为人所熟知,而且能一代一代地传下去, 就可算是经典之作了。

邓雨贤的作品中,最有名的是有所谓的“四、月、望、雨”,指的是《季红》 、《夜愁》、 《春风》、《夜花》等四首歌曲。 邓雨贤虽然只活了三十九岁,但有歌曲传世,可说是虽死犹生。

我站在邓雨贤纪念铜像前的观景台上眺望龙潭大池。观景台的棚架之上,乡公所雕塑了 一条巨龙,龙与潭相互辉映,象征着“龙潭”精神。龙潭若是地灵,我不认为是因为此地曾经出现龙迹, 而是因为有了邓雨贤。

旅游日期:2005.12.23 (写于2005.12.28) 


注1:邓雨贤的四十二首作品如下:
《四季红》、《月夜愁》、《望春风》、《雨夜花》、《满面春风》、《芎林小调》、 《春宵吟》、《闻花叹》、《想要弹同调》、《梅前小曲》、《十八姑娘一朵花》、 《文明女》、《对花》、《老青春》、《一个红蛋》、《昏心鸟》、《闺女怨》、 《叹世经》、《空抱琵琶》、《秋夜吟》、《寄给哥哥一封信》、《风中烟》、 《密林的黄昏不愿煞》、《工场进行曲》、《请你想看觅孤雁悲月》、《小雨夜恋》、 《碎心花》、《纯情夜曲》、《菅芒花》、《妈妈我也真勇健》、《黄昏恋》、《再生缘》、 《自君别后》、《山歇小调》、《南国花谱》、《情炎的爱》、《不灭的情》、 《鼓浪屿之月送君曲》、《姊妹心》、《月光海边》、《瓶中花》、《桥上美人》。

注2:“辩士”就是电影解说员。当时的电影 还是默片,因此电影开演前,先由“辩士”解说一遍剧情,让观众明白电影情节,然后再开始放映电影。

注3:注3:当时的名称为“台湾古伦美亚唱片贩卖 株式会社”,即是后来的“哥伦比亚唱片公司”


[照片]

龙潭大池。

龙潭大池观景台(1)
龙潭大池观景台(2)
邓雨贤纪念铜像。
纪念铜像附近的观景台。
龙潭大池湖岸公园。
龙潭大池观光吊桥。

[行旅图]

[交通地图](可用箭头上下左右移动及放大缩小)

检视较大的地图